【解说】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7月28日,香港教育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主席给培侨中学学生回信精神座谈会在香港举行。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卢新宁出席座谈会并在讲话中表示,回信体现了习主席对香港青少年的牵挂和期盼,也为香港的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
【同期】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 卢新宁
第一是回信体现了习主席对香港以及香港青少年的深情牵挂和关心期盼。第二是回信为香港更好地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当然我也感觉到香港的爱国主义教育现在正在变得有态度、有温度,未来可能还要有广度、有深度。第三是回信激励香港青年奋发有为,在建设香港、服务国家中抢抓机遇、建功立业。
【解说】香港培侨中学校长伍焕杰在会后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习主席给培侨中学学生的回信情真意切,让全校师生倍感振奋。他说,这封回信是给同学们的一份珍贵礼物,亦是给香港教育工作者的一份重要目标和工作指引。
【同期】香港培侨中学校长 伍焕杰
这次我们非常荣幸能得到主席这样的一个真情的回信,包括所有的教职员工,包括所有的同学们收到这个信息的时候,都非常地激动,而且非常地兴奋,因为大家万万没有想到,主席在这么繁忙的时间能够看到我们的信,而且这么情真意切地来给一封回信,所以我们非常非常地感动。我们觉得主席借着这样一封信,给香港的同学们提出了一个期许,就是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怎么样去知行合一,(将)“读万卷书”跟“行万里路”(结合在)一起来认识我们国家的国情,而且也认识世界的大变局,为将来祖国的发展、香港的繁荣做最大的努力,做最大的贡献。
【解说】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刘智鹏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习主席在给培侨中学学生的回信中,对同学们积极参与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仪式、与“天宫”航天员互动等活动表示肯定,这也为香港未来的爱国主义教育点明了方向。
【同期】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 刘智鹏
我觉得整个信就非常准确地点出了香港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就是把历史文化和现实的国情结合起来。这个回信不光是给培侨中学的学生,也是给所有的学生,所有的老师,往后我们在结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方向上面,把历史文化和现实的国情结合起来,去达到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解说】在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主席张泽松看来,习主席的回信让香港教育界备受鼓舞。他说,随着香港与内地交流愈加频密,期望香港学子能“多看、多学、多思”,多了解国家科技、文化等不同领域的进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同期】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主席 张泽松
因为这封信不仅仅是给培侨中学,也是给我们香港广大市民、所有学生,以及我们的(学生)父母,因为在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不仅仅是要“硬技术”,也要我们走出去,就是我们不光只是在学习,我们一定要动起来,尤其是把我们香港的学生,推动到国家(发展的)不同层面。
【解说】当天,中央驻港机构代表、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及香港教育工作者等十余人参与座谈。